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资讯 > > 文章详情页

中国杂技金菊奖:中国杂技人推陈出新、自我革新的生动写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杂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转型,不断适应当下受众审美,注入时代气息。特别是这十年间,中国杂技不断精进技艺、广泛吸纳各类优秀艺术成果、拓展表演边界,在不断推陈出新、自我革新中焕发青春光彩,显著提高了杂技的艺术地位与关注度,不仅在国际上保持着“世界杂技金奖库”的地位,也令越来越多人感叹“好听好看好玩”。

“中国杂技人从来都保持着握紧拳头向前冲的姿态,特别是在每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评选中,我们特别能感受中国杂技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说。

中国杂技金菊奖是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文艺专业奖项,也是中国杂技界的最高奖项,旨在表彰精品创作、培养杂技新人、鼓励艺术创新。自1997年设立以来,每三年举办一届,设有杂技、魔术、滑稽3类奖项。

“每一次金菊奖的评选都是竞争激烈、优中选优,我们的中国杂技人都在‘掐尖儿’,同一个技术你到了这个水平, 那么我就要比你更高,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氛围。金菊奖始终坚持公开公正,近30年来对中国杂技的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视。”边发吉说。金菊奖尤其注重鼓励杂技的创新创作。“同样是单手顶,你的技术革新了哪些?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这些都是一目了然的,也是我们评奖的硬标准。”边发吉介绍。

从最早的撂地戏法到今天的舞台表演,中国杂技早已不是单一的杂耍竞技表演模式。边发吉认为,“中国杂技形成了以杂技艺术为核心,集其他姊妹艺术为一体的、富有后现代意味层次的新型综合艺术模式。我们要讲故事,讲人物,要详尽地阐述一种审美观念,充分体现对美的追求”。这一点在金菊奖获奖作品中有着鲜明体现,如《中华魂》《天鹅湖》《西游记》等一批获得“剧目金奖”的作品,不仅展示出高超的杂技技巧,还较好地做到了“技”与“艺”的融合,为观众带来了丰富的审美体验。金菊奖的评奖舞台,正是中国杂技人推陈出新、自我革新的生动写照。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艺术家必须跟着时代走。在边发吉看来,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他表示,未来中国杂技仍需以开放的心态,广泛吸收新技术和其他艺术门类的优秀成果,不断拓展创作题材、编创手法,以“技”为核,将技与艺、技与美有机融合,在不断提炼、形成中国杂技独特风格上继续下功夫。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3550235802@qq.com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jmouse.com.cn